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经济新经济
降准0.5%放水8000亿 降息降准有何不同
2020-01-02来源:一棵青木原创作者:远方青木栏目:新经济
元旦当天,央妈发了个大礼包,自2020年1月6日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此举可为市场提供约8000亿新增货币。
炒楼群沸腾了,炒股群也沸腾了,大家就等着暴涨赚钱了。
首先,降准肯定是利好,但这个利好没那么大。
另外,你回忆一下,降准的消息是不是听过很多回了,但我们已经很久没听说过降息了?
为什么屡次降准,但就是不降息,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经济秘密。
1
首先,我国的经济背景,是存在降息降准的必要性的。
全球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多个发达经济体都在通货紧缩,陆续进入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我在前几天剖析负利率的文章中已经和大家详细的说过了。
而在我国,通货紧缩同样威胁着经济。
我们衡量通胀有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CPI,一个是PPI。
CPI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用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为基准,如果去年这组商品卖100块,今年卖103块,那今年的CPI就是103%,CPI代表居民的生活成本。
而PPI,则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道理差不多,不过是从生产者的角度反映物资价格的变化。
如果PPI升高了,那说明企业的生产成本变高了。
一般来说,如果PPI升高,则CPI必然升高,企业会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但近几年,中国的CPI却和PPI出现了巨大的差值,剪刀差为1994年以来最大。
经济的背离走势,极端考验宏观调控的智慧。
这种走势,说明企业的生产成本节节攀升的同时,销售价格始终上不去,原材料所有的涨价成本,都被企业所自己消化,侵蚀了大量利润。
商品价格上不去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卖不掉。
所以我们看到,这几年企业很不好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我们货币政策的当务之急,是帮企业打开销路,把商品卖掉。
另外,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2019年中旬以后,中国的CPI突然升高,这是不是意味着通胀来了,经济不需要刺激了呢?
并不是,我们把CPI再拆分成食品类CPI和非食品类CPI,可以明显看出,2019年增长的CPI,全部是由食品价格贡献的,非食品类的价格反而在节节下跌。
农产品在涨价,工业品在跌价,这就是大数据所告诉我们的事情。
其实在农产品里再细化一下,我们还可以看到,主要就是猪肉和一些水果在涨价。
有人说,拿掉猪肉,全是通缩。
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通缩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货币不足。
我反复和大家说过,在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中,社会上的货币,永远不足以购买生产的商品,因为消费者和企业主都要储蓄一部分货币在自己手上。
以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爆发式增长,大量的外汇占款造成了天量的基础货币投放,使得我国从未缺过货币,反而货币过多,无处投放,经济过热,M2一路走高。
自从外汇增速停滞之后,中国的新增基础货币就不够了,由于货币乘数效应,基础货币的萎缩,会造成5倍于基础货币的M2消失。
而这玩意不管你以前投放了多少,他每年都必须要去年存量的百分比进行新增,只能多不能少,这就很麻烦了。
中国挺富的,但是很缺人民币。
2
要想迅速增加人民币的供应,简单便捷的政策手段有两个,一个是降息,一个是降准。
但他们之间,又有很大的区别。
降准,就是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如果银行吸收了100块存款,那他能放出去100块贷款么?
当然不能,如果把钱全贷出去了,一旦有人来取款,哪怕只取5块你也没有啊,引发了挤兑,银行就等着破产吧。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央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必须从存款中抽一部分钱作为准备金,常年放在央行那里备用,以防挤兑。
这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最初始意义,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一种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手段。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上一部分货币就凭空消失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部分货币就又凭空出现了,多方便。
通常来说,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我们会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给过热的经济降温,一方面给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下行期储备政策弹药。
在1997年时,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一口气从13%下调到6%左右,就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冲击。
从2003年开始,经济好转,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又开始一路上调,最高时甚至上调到22%左右。
这就是我国的经济底蕴,在经济红火时留下的储备弹药。
自2012年开始,我国一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几乎每年都会下调几次,已经成了常规操作,不断的向市场释放货币。
但是我们发现,除了2015年股灾时我们降过几次息,央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降低过基准利率了,这是为什么呢?
降准和降息,都能释放基础货币,但带来的效果大不相同。
降准,是直接了当的从央行释放出货币,直接导致市场上的人民币总量增加。降准并没有改变原有的经济秩序,只是均衡的增加了一点人民币供应而已,增加了总体流动性。
但降息就不一样了,降息并没有增加市场上一分钱人民币,它只是改变了资金的价格而已。
所以降息会改变原有经济秩序,从存款从银行里赶出来,变相增加货币供应,那只是降息的一个附带效果而已。
怎么来理解这句话?
一旦降息,资金就变的便宜了,原来很多看起来不划算的投资,也变得具备吸引力了。
例如楼市,现在购买一套房产,出租收益是1.5%,但是贷款成本是5%以上。
如果房价不涨,每年失血3.5%。
所以整个社会对房价年涨幅的预期,必须大于3.5%,才能维持大家不抛售,注意我说的是预期。
经常有人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就是这个道理。
一旦所有人都默认房价一定不会涨,那房价绝对无法维持横盘,肯定会下跌。
房价跌一半,出租收益会提升到3%,再跌一半,出租收益会提升到6%,这个时候投资房产才具备经济价值。
换句话说,按目前的资金价格,假定房价没有上涨预期,那房价至少得跌70%以上。
但是如果降息,那就不一样了。
贷款成本每降低1%。失血的速度就会缩小1%,在同样的上涨预期下,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可能会反手上涨。
对于股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收益率不变的前提下,降息会导致同等业绩下的股票吸引力大幅上升。
一旦降息,股市肯定暴涨,房价也很有可能会凸凸一波,资金会迅速从银行存款搬家,流入虚拟行业。
2014年,全国大范围解除限购,说要去库存。
但是没啥卵用,当年的楼市不温不火,四平八稳。
2015年股灾来了,为了救市,连续降准6次,降息5次,最后股市勉强稳住了,但是大势已去,股民的信心被打垮了,没人敢再入股市了。
于是天量的资金蜂拥进入房地产,导致楼价暴涨。
这一波房价暴涨我相信大家应该印象深刻,不用我说太多。
这就是降息的威力,如果说降准是常规导弹,那降息就是战术核武器。
但是国家目前最急需的是大量的新增货币,这样才能把实体行业的大量商品卖掉,稳生产,稳就业。
降准才是最对症的,降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后果。
所以,央行不断的使用降准手段,但是对降息却是慎之又慎。
那为什么外国没有降准,反而不断的降息,甚至都降到零利率了?
因为他们降准的弹药已经用完了,无准可降。
例如印度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仅为4%,而欧美日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3%以下。
这怎么降,存款准备金率还能归零不成,如果归零了那怎么应付挤兑。
所以,欧美日国家它只能降息,没有其他办法,没有任何储备政策弹药。
如今他们的利息也几乎降到零了,甚至要开始玩负利率,这些国家的央行已经彻底没啥办法了,后面的经济只能硬着头皮装死。
而中国连续降准之后,如今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10%以上,如果要降到和印度一样的4%。
每次降0.5%,要降12次。。。
而中国的利率更是远远高于欧美日,战术核武器降息,也可以玩好多次,每次都是重磅炸弹。
这就是前些年中国高速发展储备下的政策武器,如果说这轮世界经济衰退最后一定要熬死几个国家的话,中国肯定是撑到最后的那个。
3
国家真正追求的目的,是求稳,而不是求涨。
降准,只是一件常规武器,的确带来了利好,但利好有限。
房价不会动,大概是维持在原地,但是失业率会减少,工资发放更有保障,楼市的断供率会降低,减轻了房价下跌的压力。
降准不会改变股市的趋势,但是会略微减少下跌的趋势,或略微增加上涨的趋势。
目前的股市,是典型的慢涨趋势,涨的很慢,但绝对不是下跌或横盘趋势。这种情况下,降准会进一步加强原有趋势,是绝对的利好。
利好有,但不大,这就是现实情况。
不过你不应该失望,反而应该开心。
因为不管股市还是楼市,在国运面前那都是小势,中国最后撑住了,这些钱和收益才是你的。如果中国最后没撑住,那你临时赚到的钱,最后都得吐出去,谁都跑不掉,不信你看看委内瑞拉。
至今没降息,说明国家经济还撑得住,因为只要撑得住就不会轻易动用降息手段,降息可以说是绝对的底牌。
目前,欧美日已经底牌出尽,而中国连降准这种常规牌都还没打完,你说最后谁赢?
我们可以降息,也一定会降息,但一定会比欧美日降的慢,降的越慢,说明我们熬到最后获胜的概率就越大。
随机图文
-
透视下一个10年中国经济新动能
本期大视野会从创新角度和大家分享近期的调研体会。希望这篇文章,在这个冬日,带给您些许启发和勇气。从宏观上,我对中国经济的基本分析框架如下:1、中国经济已经很确定地结束了 -
家庭理财如何能够获得稳健收益?投资者可以从哪方面入手
家庭理财如何能够获得稳健收益?投资者可以从哪方面入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也越来越强了。不仅个人都在忙着理财,很多家庭也开始了投资理财之路。但是有的一些家庭因为对资 -
橙心优选怎么入驻
橙心优选怎么入驻 来看入驻的详细流程 橙心优选是当下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团购平台之一,由于消费者非常多,在该平台当团长获得的收益还是非常理想的。问题来了,橙心优选怎么入驻?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入驻流程。橙心优 -
现金为王可以应对金融危机吗?
美国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货币宽松,也就是印发、投放大量货币投入市场,用大量资金注入解决了当时的危机。美国的举动,带动了全球央行全部参与到大宽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