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经济新经济

政事堂:姓“科”的蚂蚁上科创

2020-07-22来源:政事堂2019作者:顾子明栏目:新经济

简介今年六月下旬开始,在一批聪明的北上资金带动下,中国股民迎来了一次久违的疯牛,从3000点之下一路突破了3400点。在股市的疯狂之下很少有人注意到,6月22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今年六月下旬开始,在一批聪明的北上资金带动下,中国股民迎来了一次久违的疯牛,从3000点之下一路突破了3400点。

在股市的疯狂之下很少有人注意到,6月22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马云的“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而就在正式确认姓“科”的一个月后,今天,蚂蚁集团官宣,将在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同步上市。

这意味着用不了多久,这个全球最大的独角兽即将化身成为中国科创板的定海神针,马云也将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再次挺进一大截。

蚂蚁金服

还记得政事堂两年前的推测么?

投资科创板有两个最好的时间点,一个是科创板创立之初,一个是蚂蚁金服IPO。

原因并不是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些企业有多优质,而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这两波的标杆性的时间点上,金融系统必须要为上头最重视的科创板保证足够的流动性。

要么就是去年的券商和银行摊派,要么就是借着今年疫情的央行放水,根据情况现状的不同,总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所以,在科创板企业的问题上,早期以基本面来定价会很愚蠢,因为成立之初,总有“真.看不见的手”来改变市场的规律。

同样,最近很多资本大佬套用市梦率来定价也不是很聪明,因为以蚂蚁金服上市代表,未来科创板也将由市场的力量逐步主导。

还记得昨天的文章《八月之后,互联网金融科技的春天》么,宣布IPO的蚂蚁只是互联网金融科技的排头兵,最近疯狂抢购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巨头们,未来也会以科技公司的身份,一个个尾行登陆科创板。

好了,知道了政治的逻辑之后,政事堂再来尝试推测一下资本市场的走向。(非擅长的专业,请各位大佬多指正)

首先,就像政事堂之前多次说的,蚂蚁(金服)的上市时间和模式,不是马云和阿里决定的,而是要服从大局。

虽然科创板IPO的文件早就准备差不多了,只要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微调。但面对一波波的上市传言,无论传得多真,阿里都是直接否认。

因为阿里是目前所有科创板IPO企业中,唯一一个特例的存在。

从科创板最早的二十多家公司,到最近火速上市的中芯寒武纪,IPO的本质是要解决融资,在科技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我们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来谋求弯道超车。

而蚂蚁科创板IPO的本质是要合规。

作为一个掌握金融核心科技的公司,上市所在地必须要放在大陆,不可能采用VIE构架并遵循海外监管。

中芯这些新基建们与同期渴望特别国债的地方政府一样,需要最低的融资成本以及足额的认购,因此需要的是充裕的流动性支持。

而蚂蚁作为少数的新动能公司,在全球的私募市场上都是极为抢手的存在,没点关系和能力都买不到份额,其本身是不需要流动性支持的。

因此这里,要理解一个逻辑,蚂蚁IPO前需要的流动性宽松,不是因为蚂蚁需要钱,而是因为蚂蚁的上市会导致抽干其他科创板IPO的流动性。

这就是大局。

所以今天的节点也很有意思,科创板烧钱大户中芯和寒武纪先后完成IPO首发,晚上蚂蚁才被授权宣布了上市。

某种程度上来说,蚂蚁一直在为火线IPO的中芯和寒武纪们让路,毕竟,新动能也是附着于新基建之上的。

而明白了背后的政治逻辑,接下来的市场走向,推测起来就很有意思了。

由于蚂蚁是整个科创板里面最有价值的公司,而且其市值也将占据科创板的大半江山,必将引发科创板一系列的变化。

一方面,瞎子都能看出来新动能的蚂蚁比科创板其他新基建股票好出几个层级,更不要说科创板里面主力的基金经理和大户都是相对理智,必然会导致逐步的调仓,市场会推动其他科创板企业的市盈率相对下滑。

另一方面,蚂蚁以科创+港交所上市,体量以及其超级公司地位会导致韭菜定价的A股和资本定价的港股之间出现巨大的套利空间,市场会推动AH的股价逐步趋近,科创的蚂蚁会带动整个科创板的市盈率相对下滑。

也就是说,虽然蚂蚁上市期会带动流动性宽松,提振市场情绪,但是长远来看,其反而会压低其他科创股票的股价和市盈率。

而且,就像昨天文章预测的“金融科技春天”,未来会出现一群靠着科技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

而他们沿着蚂蚁的脚步上市,会导致科创板软硬件(动能VS基建)出现两种定价完全不同的逻辑。

所以呢,蚂蚁的上市对于整个科创板是一个好消息,市场化的效应越来越强,但是也会让过去躺着就能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很赞哦! ()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