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人物

王坚:从忽悠马云10亿到当选中国院士,有一种成长叫挨骂

2019-12-14来源:大象小姐原创作者:插座学院栏目:人物

从“忽悠”马云10亿到当选院士

他是阿里“挨骂”最多的人

“王坚想低调,不想突出个人。”

这是王坚在得知自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的第一反应。

王坚是阿里巴巴现任首席技术官,“阿里云之父”。

王坚——阿里云之父

此外,他还是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唯一自研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的提出者、设计者和建设者。

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他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更早之前,是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王坚成为了75位新院士中的一员。作为民营企业技术带头人,实力不允许王坚低调。

但是11年前,王坚刚来到阿里的时候,却被很多人骂是一个骗子。

2007年,阿里召开“网侠大会”,王坚当时还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会上他对马云说:

“如果阿里还不掌握技术,未来将不会有它的身影。”

就是这句话,打醒了马云。

第二年9月,王坚加入阿里巴巴。

当时,中国企业的基础设施几乎全靠进口:服务器找IBM买,数据库找甲骨文买,储存设备找emc买。(emc为美国一家信息存储资讯科技公司)

所以王坚来到阿里,是要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云计算。

但这件事情,在公司内外都不被看好:外国已经有现成的,为什么中国还要做?

阿里的工程师也提出质疑:我们明明可以坐高铁,却偏偏要骑自行车去上海。这样的研究看不到价值在哪里。

马化腾也公开表示:中国自主研发云计算这个事情过几百年、一千年后有可能,但现在还是过于早了。

马化腾早期评价阿里巴巴搞云计算

李彦宏更是从本质上怀疑云计算技术:云计算这个东西呢,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很多人都理解不了王坚。

首先,自主研发云计算的启动就遭遇了很大的阻碍,如今钱投进去了,却没出任何成绩、没有任何进展,王坚带领的整个部门业绩连年垫底,王坚在阿里被骂成是一个骗子。

有人质疑他不会写代码,有人质疑他根本不懂云计算,有人说他只是一个溜须拍马的,公司内外到处都是骂王坚的帖子。

“马总找王坚挑大梁绝对是个错误,首先这人根本不懂技术,其次他太虚了,天天给你画饼;

再次,这人就是一个拍马屁的高手,我到现在也没想通,聪明如马总怎么会被哄到那么挺他。难道是后来发觉骑虎难下了么?”

“一个学心理的博士,居然当上阿里巴巴的CTO,心理学学得真好啊”

有一位员工直接对马云说:“马总,你别听王坚瞎扯,他就是一个骗子。”

王坚被任命为阿里CTO时,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浪费钱浪费资源却一事无成,凭什么升CTO?”

在这种的骂声中,王坚带领的云计算部门很多成员扛不住了,离职的离职,转岗的转岗。

但是,王坚不能走。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走了,这个项目只会彻底垮掉。

帮助阿里云拿下140万客户

估值超5000亿:

“挨骂”的人机会更多

王坚只能迎难而上,也必须迎难而上。项目刚开始时,王坚在北京租了一间小办公室,连暖气都没有。

夏天,小办公室里几乎堆满了测试设备,相当于放了个火炉。大厦的空调制冷不行,差点把同事热中暑。

为了不影响进度,王坚每天从冰场叫来两大块冰,塞在办公室桌椅下,物理降温。

他们没日没夜地加班,有的同事,几个礼拜连轴转,半夜两三点被叫起来解决问题,早晨八点又出现在工位上,被封为“铁人”。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在《朗读者》节目上,他说:阿里云是拿命换来的。

但是王坚就这样在骂声和艰苦的环境中把阿里云做到了世界第三、中国第一。他自己也被公认为近10年来,中国最好的首席技术官。

帮助阿里云在全世界拿下了超过140万的客户,年营收247亿,估值超5000亿。

直到在阿里云事业部年会上,一向沉默的王坚失声痛哭。

即便眼泪止不住的流,他还拿着话筒,哽咽地给自己鼓气:

“这几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的骂还多,但是我不后悔。

知乎上有人这样评价他:

“10年前,我也觉得王坚是个骗子。现在看看,我觉得他是个伟人。

没有这些别人嘴里的偏执狂,世界又怎么可能被改变。”

为什么说挨骂的人机会更多?

跟大家一样是没有人骂的,当你要走一条没人走的路时,才会有人骂你。

因为面对新事物,人的第一反应永远是抗拒、是拒绝,所以那个革新者才会引起反感。

从无到有,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更需要时间,世上大部分人只看到表面的“一事无成”,却没有耐心等到最终的“好事发生”。

而那些被骂的创造者为了争取“不被骂的资格”,自己默默积蓄着力量,咬着牙也要把事情做成。

所以机会从来不属于那些“喋喋不休”的墨守成规者,而是属于那些扛得住压力、顶得住质疑的创新者。

每一次淡然地把委屈吞下了,委屈就会变成养分,撑大你的气度,喂大你的格局。有朝一日面对更大的挑战时,你才能够顶得住。

走新路是注定没有同僚和开拓者的,因此会更加艰辛和孤独。但正是艰辛和孤独,造就了伟大。

挨骂的人机会更多,更准确的说法是:那些不服骂的人、吞得下委屈的人机会更多。

有一种成长叫“挨骂”

职场上,“挨骂”的人机会更多。

但是更多的人,被骂的时候,只是一味沉浸在消极的情绪里。却不去分析被骂的原因,更不用说从中理出原因、获得成长。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研究生还没毕业的时候去了某大厂实习,由于表现还不错,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留下来了。

我们都很羡慕他,毕业于三流院校的我们,大多数都在小公司辗转生存,能进入这样的大公司,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敢想的。

但是不到一年后,他离职了。

一问原因:我一文科生,天天跟数字打交道,怎么做都做不好,怎么小心都会出错。

我那个领导很变态,出一点错就喜欢骂人,还让我看一些很难看懂的书,还要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交给他,搞得我快抑郁了。

现在,他从那个大厂出来已经一年多了,上次跟他聊天,聊起那段经历:

在那里的一年真的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

可能是因为被骂的阴影吧,现在我做新媒体做推送几乎不太会出错;他让我看的那些书,有些时候真的能指导我当下的工作;而当时写读书笔记锻炼下来的写作能力,也让我现在写起稿子来得心应手。

现在虽然日子好过一点,说实话,感觉自己在吃老本,没有以前进步那么快了。

同学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职场上,有一种成长叫“挨骂”。

正常情况下,领导是不会随便去骂一个人的,一定是你做的工作没达到要求。

有人对你有要求,人才能进步。

被骂的时候,最好的做法不是抑郁,不是在自我责备的深渊里浪费时间,更不是把这份工作一脚踢开不干。

而是找到自己被骂的原因,争取下一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人只有在过去的错误里吸取经验,才能获得成长,不然你的苦难除了给你带来无尽的痛苦和麻烦之外,绝不会变成你的财富。

当然,不是说我们要接受一切职场上恶意的辱骂,那些纯粹是找不痛快的骂声,该怼还是得怼回去的。

你吞得下多少委屈

就能得到多少机会

每一位大爷都是从孙子做起的,事实上,你吞得下多少委屈,就能得到多少机会。

我们要把所有的委屈,都当做成功所需要的营养珍馐。一路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道路,成为一个不能轻易被骂的人。

一个人能吞下多少委屈,就能得到多少机会。那些勇敢前进着的人,也不是闭目塞听屏蔽掉了身后的骂声,只不过他们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

他们也不是不委屈,只不过对于委屈而言,成长对于他们才是更重要的那件事。

相反,他们能更清楚地听见那些骂声,因为那里面有机遇,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这些东西能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那些真正的高手,会在鲜花和掌声中微笑,在骂声中奋进。不会为无谓的情绪和无关的事物浪费一分一秒。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