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人物
刘革新:借100万搞出两个世界第一 赚中国一半输液病人的钱
2019-12-16来源:王巍峰原创作者:华商韬略栏目:人物
“生存就意味着逼退对手,发展就意味着削弱对手。”任何一个市场早晚都会成为红海,在红海中发现商机,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01
“只要你或者你的孩子得过病、输过液,他就应该挣过你的钱。”
这个“他”,是科伦药业董事长、“输液大王”刘革新。
1995年底,由于不满美国老板对中国员工的态度,44岁的刘革新辞去了中美合资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职位,并发誓:
“我会干和你们一样的事情,让你们活在我的阴影之下,证明中国人的能力绝对超过你们!”[1]
然后,他东拼西凑借了100万元成立科伦。
20多年过去,如今,他把大输液做到了全球第一。
所谓大输液,就是容量在50ml以上的静脉滴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打点滴”。
尽管国际用药规则是“能吃药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我国却有自己的特色:“百病皆可输液”。尤其是县乡医疗机构,“维生素、激素、抗生素加点滴”成为医疗“标准套餐”。
▲县乡医疗机构输液“盛况”
早在2014年,国内大输液消费量就突破百亿瓶大关,达到107亿瓶,成为当之无愧的“输液大国”。
同年,科伦大输液的年销量达到45.3亿瓶,一家就贡献了超过40%的市场份额。此后,科伦大输液年销量持续保持45亿瓶左右。
所以,理论上说,只要输液两次以上,至少就会用到一次科伦。
经过多年竞争,科伦、华润双鹤、石四药已占据国内大输液70%以上市场。但是,三巨头版图已定,科伦虽大,也很难扩张。
“当市场资源变得稀缺时,生存就意味着逼退对手,发展就意味着削弱对手。”刘革新把他的这套方法论称之为“强者逻辑”。为了变得更“强”,他提出:
科伦要把大输液、抗生素、仿制药和创新药,都做到全球第一。
10年前接受采访时,刘革新说自己最佩服的就是任正非。他与任正非的经历还有些相似:任正非也是在44岁失业、离婚,找亲友借了2万多元,建立了华为。
刘革新也“狼性”十足。他能够在细小的市场缝隙中迅速捕捉到商机。然后,把地盘占了,把钱挣了。
02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刘革新出生于1951年,母亲从事教育工作,父亲是工程师。少时他喜欢读鲁迅和孙中山,理想是文学,但由于政审,理想受挫。后来,刘革新逐渐喜欢上了《孙子兵法》。
正如任正非说“面子是给狗吃的”,刘革新在不惑之年辞职不全是为面子,也是为了追求成功。何况辞职时,他已经拿到了“胜而后求战”的法宝,还从原单位顺手“牵”走了两个人。
1995年底,刘革新拿着四处借来的100万元,租下四川新都的一家胶囊厂。一番改装之后,四川科伦大药厂就诞生了。
然后,他就开始和时间赛跑。此后100多天,他吃住都在工厂。就连那年的年三十和年初一,他也是在厂房内度过,身边只有一只叫波比的小狗。
直到1996年7月工厂正式投产,外界才知道他闷声干了一票大买卖——儿童输液。
当时,点滴的容量,都是为成人准备,动辄500ml。配药之后,大容量的点滴,如果全部输完,对儿童来说,代谢的负担较大。如果不输完,药效又不够。
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刘革新敏锐地察觉到了商机——“很多医院急需100ml儿童输液产品”。
“于是,我调集所有力量全部投入到儿童输液产品,很快这个产品就出炉了,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时隔多年,刘革新回忆起此事,仍然很激动。
从投产到盈利只用了6个月,并且创造了“五当奇迹”——当年策划、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盈利。
《孙子兵法》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将500ml的瓶子改成100ml几乎没有技术难度,如果提前走漏了风声,被财大气粗的对手截了胡,后面也就没有刘革新什么事了。
2000年,中国输液产业面临空前变革,国家强行推广GMP(良好作业规范)标准,严守质量“底线”。经过整治后,400多家输液企业,最后能投产的仅剩下30家左右。
刘革新是在推出儿童输液之前,就率先通过了GMP,提前押对了宝。
这之后,大输液企业大规模缩水,产品供不应求,幸存者纷纷开始收购扩大规模。
幸存者刘革新选择全力以赴。
就在对手们还在通过调研、开会、写方案评估收购一家企业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时,刘革新在短短6个月里连租赁带收购,已将3家企业纳入科伦体系。
“那一年所有的并购,我都称之为先开枪、后瞄准。”
这成为刘革新的奠基之战。
之后,科伦的产能从几千万直线上升到2亿瓶,成为国内大输液第一集团军,一举超过了一众中外合资企业,也算是实现了当年“让你们活在我的阴影之下”的誓言。
2009年,科伦大输液的年销量就已经达到22亿瓶,稳居行业榜首。
但,在向全国迈进的过程中,四川的科伦与华北地区的华润双鹤、石四药等企业的业务范围重合度越来越高,科伦奇迹般的增长,也越来越难出现了。
03
“要有勇气集中精力面向最易取得的那一块细分市场。”
2010年,刘革新决定冲进抗生素领域。
当时,国内舆论正在热议抗生素产能过剩。“那是一片红海!”企业内部高管也劝他不要进入这一领域。
但是,刘革新认为,在红海中发现商机,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刘革新并没有选择直接去做抗生素,而是选择做抗生素中间体(通俗说,即原料)。
这本是一条很稳妥的路。
然而,同年7月,环保部全面强制实施《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由于抗生素中间体高污染、高排放,迫于环保压力带来的成本负担,生产企业纷纷离场。
众人一致反对时,刘革新又看到了机会,并使用了他的“独断权”:坚决去干!
第二年,他逆势投资,从科伦的自有资金和IPO超募资金中共拿出40亿元,到新疆川宁投下“世界最大抗生素中间体项目”。
刘革新看到的机会不难理解:
事实上,十大抗生素只有几种是处于饱和状态,其他几种仍然供不应求。在大家退场时,通过抗生素中间体项目布局“供不应求”的产品,就是机遇。
开头不难,但过程很难。随后,由于意料之中的环保严查,工厂开一阵、关一阵。科伦高管们被惹毛,纷纷打起退堂鼓。
“不是环境差,是我们不够强大!”刘革新根本不相信环境论,并随即提出“环保优先,永续发展”,在环保投资上不设上限,并将24岁的年轻闯将邓旭衡放到川宁总经理位子上。
祸不单行。2012年,我国又出台“史上最严限抗令”,对各级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数量、使用率作出严格限制。抗生素市场进一步萎缩。
“未来医药产业将由机会市场转向技术竞争,如不脱胎换骨,前景十分暗淡。”刘革新意识到“投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企业拼到最后还要拼技术实力。
这一年,刘革新观念大变。原来,他认为:“行政权、专家权、典范权,三权集一身则未有不能成功之事。”现在,他更相信科技。[2]
随后,他以百万年薪从齐鲁制药挖来“药研一哥”王晶翼。
▲刘革新与王晶翼(右)
据说,在听完王晶翼的16张PPT讲解后,刘革新制定了3条军规:
“第一,王晶翼永远是对的;第二,王晶翼可能会犯错,如果犯错,参考第一条;第三,解决分歧时,以王晶翼意见为主。”
对于王晶翼为首的研发团队,刘革新也是不问方向、不问时限,全权交给“一哥”决断,自己无条件支持。
科伦的川宁项目并没有放弃。2018年3月,数十亿投资,7年探索,以及科研团队的支持,科伦川宁抗生素中间体项目终于实现满产。
自此,科伦不仅掌握了包括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在内的全产业链话语权,产品也远销15个国家,并成为了全球抗生素中间体领域的寡头。
但此时,医药市场已经大变样。
04
“我已经拿下了大输液和抗生素中间体两项世界冠军,将来创新药也一定要拿下冠军,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很酷吗?”
兵法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虽然大输液和抗生素中间体都成了“世界第一”,但科伦主战场在国内,这两块业务都已成为“焊死”了天花板的行业,只能去“守”。
刘革新还留下一柄可以去“攻”的长矛——“将60%以上资源用于全球颠覆性创新、突破性治疗药物、重大疾病里程碑式新靶点药物的研究。”
这是王晶翼上任之后决心去啃的“硬骨头”,刘革新也高度赞同。
此后3年,科伦投入13亿元,布局347个研发项目,涵盖了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30项为国内首家申报。
科伦的主攻方向是仿制药研发。
在这方面,中国和印度都是学习西方,西方也一直稳攥药品的话语权。只有在西方的原研药(原创性的新药)过了专利保质期、钱也挣够了之后,东方才能生产仿制药。
而且,中国比印度要落后。1970年,印度就专门立法鼓励本土企业生产仿制药。1980年代,印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国、全球药价最低的国家。
2002年之后,国内仿制药快速发展。仅在2005年,就有超过1万种仿制药获批上市。这让我国也很快跻身仿制药大国。
但我们并不是强国。彼时,印度的出口成绩是每年数十亿美元,我们只能用千万美元来计算。我国仿制药“疗效差”、“低仿”的名声也是在此期间形成的。
到了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中提到,“加快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达到一致)”。
根据规定,同一品种药品,一旦前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续药品将不再进入医保采购名单。不能进入医保名单,就意味着该种药物在官方采购渠道被宣判“死刑”。
据悉,这一政策如果严格执行,中国将有90%的药品文号退出市场。
这也是刘革新和科伦决意进军仿制药领域的关键原因之一。
眼下这场“淘汰赛”,比拼的不再是企业规模、江湖地位,而是在各个“专科”垂直领域的创新能力,是点对点的拼杀。这就意味着,任何企业都有机会杀出重围。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2015年之后,科伦集中火力,将研发瞄准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步伐进一步加快。
截止到今年10月初,我国只有345个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齐鲁以23个排名第一,华海达20个,石药18个,科伦达紧随其后,达到16个。
尽管艰难,科伦还是拿到了船票。
11月26日,科伦药业的阿莫西林颗粒也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刘革新又占据了一块地盘。
20多年来,在一纸政令就能改天换地的医疗行业,刘革新从零做起,带领科伦杀进制药行业头部阵营。他的谋略,或许可用他熟读过的《孙子兵法》里一句来形容: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参考资料
《蓝血刘革新》《医药界》·E药经理人杂志[1]
2010年、2016年《E药经理人》杂志专访刘革新[2]
《刘革新:用行动缔造传奇》《中国政协》2011—03
《中国仿制药的发展现状分析》万慧达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巴菲特个人身价多少
巴菲特个人身价多少 揭开个人资料简介 “股神”巴菲特,相信大家对这位投资人士并不陌生,投资股市闻名全球,巴菲特这一生都在投资,几乎每一次投资都是赢的,经常登上富豪榜,大家对其身价特别好奇,那么,巴菲 -
穆克什·安巴尼:人称印度王思聪,4度登顶亚洲首富
穆克什·安巴尼继承168亿美元遗产;连续12年占据印度富豪排行首位;先后挤下李嘉诚、马云4次登上亚洲首富;2007年以632亿美元的身家短暂超越彼时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
密春雷的个人资料简介
密春雷的个人资料简介 最近出什么事了吗 据*ST海医(600896。SH,即览海医疗)近日公告,该公司董事长、实控人、法定代表人密春雷因暂时无法履职而缺席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舆论对密春雷的个 -
双汇创始人万隆:66岁一夜赔掉121亿,77岁狂赚518亿
双汇创始人万隆做着最不起眼杀猪的生意,.却把企业做到全球500强,.多次在危难时刻拯救公司,.靠着卖猪肉把厂子做到世界500强狂赚518亿,.你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吃过他的火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