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人物

王文银:隐秘的5000亿“赌神”

2019-12-24来源:杨凯原创作者:华商韬略栏目:人物

王文银是谁?正威集团是干什么的?

多数人看到这个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15位的名字和这家中国第4大民营企业时都是这个反应。就和2013年,正威第一次冲进世界500强时,时任深圳市长许勤的反应一样。

除了那几次惊为天人的“豪赌”,坊间关于王文银的消息寥寥。若不是因为“妖股”九鼎新材,人们可能仍不会注意到这个身家千亿的隐形富豪。

九鼎新材股价走势图

▲受正威集团入主消息影响,今年7月以来九鼎新材累计涨幅高达225%

三场“豪赌”

在一个毛利率极低的行业,王文银只用了24年,就从0开始,做到5200亿的营收,而且从没借助过资本的力量。

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王健林有句名言:“清华北大,不如胆大。”

王文银财富的快速积累当然也离不开三次“豪赌”。

第一次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深圳几乎所有厂房的租金都打了对折,生产设备也大量滞销。

当时,王文银的携威实业专门买卖电源线。由于厂子小,一直没有话语权。供应商要求他先付款后收货,顾客又要先发货后收款。

资金压力非常大,只要一个单子出错,公司就可能万劫不复。

人人惶恐的金融危机,反倒成了王文银打通产业链、夺回主导权的绝佳机会。

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他一次性囤了100台设备,还获得了整个深圳最大规模的厂房。正威集团正式成立。

这次抄底帮王文银站稳了脚跟。到1999年,正威集团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0亿元。

第二次是2003年。非典搞得人心惶惶,资本快速逃离,矿产资源价格跌入谷底。

在此之前,正威做电源插头基本是“看天吃饭”,能不能赚钱要看上游铜材等原料价格。王文银决定趁机买矿,自己做“庄家”。

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合伙人余兴旺甚至威胁他:“你要买铜矿,我就走人。”

“如果世界毁灭,要钱有什么用?”王文银坚持在全球范围内并购了储量300多万吨的矿产资源,还以5000万的低价拿下了深圳30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发成精密控制线缆产业园。

非典过后,王文银手中的铜矿价值翻了几倍。

正威也顺势打通了“采矿-冶炼-加工”的全产业链,产值迅速突破百亿。

第三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铜价暴跌到2万多元每吨的历史最低点,王文银在现货和期货市场双线出击,收购了数十万吨铜材,市场回暖后以4-8万元每吨的价格出手,获利颇丰。

同时,王文银还在全球范围内并购了几十座矿山、十余家铜加工企业,在日内瓦、美国和新加坡设立了三个海外总部,网罗了一批全球顶尖的行业人才,一举成为铜行业最大的“庄家”。

正威的资金也借此实现了千亿级的裂变。2008年,正威集团营收才116亿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1280亿元。

后来,王文银还曾惋惜正威当时没有足够的实力。2008年,花旗银行一度只需要60亿美元就可以买下来;当时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也险些被中铝集团以100多亿美元收购。

他的选择总让身边人看不懂。

2005年,王文银欲28亿入主安徽铜陵一个年产30万吨的铜项目。一期项目就要投入10个亿。公司内部9名核心高管里有8人反对。

“你要折腾就折腾去,我要守着这些来之不易的钱。”就连掌握财务大权的老婆也拒绝给他转钱,气得王文银当场把手机摔了。

项目最终还是上马了。为了维持工厂的建设运转,王文银又卖掉了两个工厂,一掷千金购置了数千亩土地。见百般劝阻无果,四个重要股东当即把股份全部转让给了王文银。

老搭档巫冠逸也在其中,他当时拥有10%的股份。“如果不转让,现在这些股份就值几十个亿。”王文银后来说。

2009年,“全威铜业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当年营收即达到104亿元,成为安徽省第一家营收破百亿的民营企业。

“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每一个成功的人其实都是一个‘疯子’,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王文银说。

王文银的赌徒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钱要花在刀刃上

人们只看到王文银买了什么,却总是忽视了他没买什么。

王文银至今对2013年8月那场黄了的并购案记忆犹新。

当时,世界铜业巨头嘉能可为了防止反垄断调查,决定向中国企业出售储量超1000万吨的拉斯邦巴斯铜矿。

竞购者包括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铝业、江西铜业等几大财团。

王文银得知消息很晚。在奔赴瑞士之前,他不仅要为这场庞大的并购完成会计、律师、审计、投行等诸多部门的整合,还要拿到中国商务部、发改委的批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完这些动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时间太紧,还险些闹出乌龙。

忙到最后,王文银才意识到自己只剩一天时间办理赴瑞士的签证。从时间上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辗转通过私人关系转机卢森堡,才得以在最后一刻顺利登机。

到了瑞士,一番试探后,王文银亮出底牌,报价50亿美元。而嘉能可的心理价位是60亿美元。没能谈拢,双方相约下次再谈。

为了抬价,嘉能可放出风说,拉斯邦巴斯铜矿最终会以60亿美元成交。

尽管无比渴望拿到拉斯邦巴斯铜矿,但王文银还是死守底线,坚决不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最后,拉斯邦巴斯铜矿被中国五矿集团以58.2亿美元拿下。

不久后,王文银就花20亿美元在南美洲拿下了一个2倍储量的铜矿。

王文银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我们要并购一家企业,可能提前5年甚至10年就开始关注它,等机会来临的时候,等它跑不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果断把它吞下。”

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别人送上门的东西我们不一定关注,我们只找自己需要的。”王文银说,并购企业只选两种:一是有创新力;一是最差,我们把它的产能盘活。

海外并购陷阱很多。他曾接手过非洲一个矿山,书面资料和实地考察情况都很不错。但在周边调研过程中,王文银发现最重要的一块80万吨的矿区与另外一家矿场重叠,一旦签约,后患无穷。他当即叫停了协议。

王文银心中有一张世界投资地图,国家风险级别分成九级,像刚果金、刚果布、利比亚等高风险的地区标注为红色,澳大利亚、中国等投资环境较好的是绿色。

有些地方,不管诱惑多大都要躲着。比如铜矿储量巨大的朝鲜,王文银坚决不碰。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曾在此三进三出,最后铩羽而归。

事实上,王文银花钱非常克制,很少投机。

正威有专门的期货部门,以套期保值的办法规避风险,但从不单独做期货投资。“我们从来不赌。如果单纯做期货交易,赢的时候很爽,输的时候死的很惨。”

1995年2月,一名28岁的交易员错误交易,最终导致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彻底倒闭。在正威内部,这个负面案例被反复提及。

王文银要求公司资金全部由总部管控。同时,确定的交易也必须经过合同评审、法务、财务等多层监管。这条铁律连他本人都不得违背。

对待赌桌上获得的非常规收入,赌徒往往是麻木、缺乏知觉的。“挥霍”这个词就像是为赌徒量身定制的。

可王文银恰恰是个特别抠门的人。

他有一辆劳斯莱斯,但只是用来接送贵宾,自己不坐。他最常用的那辆宝马740,还是巫冠逸用过很久的旧车。

“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王文银会为行业人才开出同行5倍、甚至10倍的薪水,但从不愿意把钱花在那些贬值的东西上,偶尔一掷千金,也只是买可以保值升值的红木家具。

“我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只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以小博大之外,人们往往将绝大部分人不理解的选择视作赌。

赌桌上从无常胜将军,可王文银却屡战屡胜。

与其说他是赌徒,倒不如说,他是个极致“自律”的人:他永远恪守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投资理念,不论大环境如何变、身边人如何反对,都绝不动摇。

就像巴菲特说的: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耐心与隐忍

赌徒往往急功近利,以短期获利为第一目标。而王文银却是个极有耐心的人。他的口头禅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做生意与做人一样,应该长远。

王文银说:“追求一个小时回报的是小时工,追求一天回报的是钟点工,追求三十天回报的是上班族,追求一年回报的是职业经理人,追求三年回报的是企业家,追求三十年回报的是实业家,追求一百年回报的是教育家,追求一千年回报的是哲学家!”

早年创业时,一个下游客户喜欢钓鱼,王文银就陪他钓鱼。当时正威还在做插头,对方一直没说要买,王文银也没开口问。只是每个周末把对方接来钓鱼,再送对方回家。如此坚持了两年,对方终于决定采购他的插头。

王文银还曾连续19年为一位全球采购高层定机票和酒店,邀请他参加正威的活动。即便他从未带来订单,仍一如既往。后来,他一次就带来了5个亿的订单。

“做生意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本质就是做人。你怎么对别人就是怎样对自己。但是很多人都悟不到这个。”他说。

在大规模并购的同时,王文银始终要求将产品品质做到极致。

他总是说,要把产品做成“毒品”,让客户上瘾。“我给自己规定,如果哪个行业不是排队提货,我就不做了,把这个工厂卖掉!”

他尤其在意细节,“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细节开始的”。

王文银曾发现市面上所有的插头金属表面都有流纹。尽管没人留意,但他一心要祛除。一帮工程师加班加点了很久,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在模具表面以45度角再打一个排气孔,然后将所有插头塑形之后置于冰水之中。

后来,正威成了IBM的插头供应商。

王文银反复告诫员工:“细节决定成败: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失一位骑士;损失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王文银

▲为了安徽铜陵项目,王文银连续两年吃住都在厂区,压力太大,头发开始脱落

他从不在乎为了产品品质牺牲利润。

他总是要求工程师尽量拉长设备维护和检修的时间,解决那些隐藏的问题。

在一次例行维护中,工程师们发现一台轧机的一项运行参数略微偏高1%,原因来自内部的乳化液。王文银二话没说,直接让换了乳化液,每台机器每年因此多了4万元的维修支出。

“为什么我的产品总比别人(每吨)贵几百块?这就是一种取舍。如果想要长久的品牌和回报,就必须这么做。”

赌徒从来高调。赢了钱大喊大叫,输了钱也要大喊大叫。《阿Q正传》里,有一段阿Q押牌宝的经典描写:

阿Q即汗流满面地夹在这中间,声音他最响:“青龙四百!”“咳……开……啦!”庄家揭开盒子盖,也是汗流满面地唱:“天门啦,角回啦……人和穿堂空在那里啦……阿Q的铜钱拿过来……”

而王文银信奉的是低调和隐忍。

2014年,《财富》杂志评选年度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时,给他的评语是这样的:

“他用东方人特有的‘隐忍哲学’带领正威国际低调地前进。在还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他的名字和传奇的时候,他已经用20年的时间白手起家打造出一家位列世界500强第387位的企业……”

物朴乃存,器工招损。

王文银说:“疯狂的石头、疯狂的字画是保存不下来的,朴素的东西往往能保存下来,而鲜艳的花朵很快就消逝了。”

正威强调隐忍。“隐,是我看得见你而你看不见我,(将自己的成就)隐藏;‘忍’字是心字头上一把刀。”

正是这个隐忍法则让正威从一家深圳的小企业变成全球500强。

时至今日,王文银拥有铜矿储量在2400万吨~3000万吨之间,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超10万亿,贵为“世界铜王”;正威也已经是“金属新材料产业”全球第一大企业,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他和它依旧低调如故。

把“插头”做到“石头”的第一人

王文银总戏称自己是把“插头”做到“石头”的第一人。

回顾正威24年的发展演变:

一开始处于产业链最下游,以卖插头为生,厂房也是租来的;第二阶段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覆盖了电线、电缆、塑胶、铜材加工等绝大部分业务,也拥有了自己的厂房和产业园;第三阶段开始收购矿产,从矿山到铜板、再到精铜制造,完成了铜产业链的全布局。

正威并未就此停下脚步。2011年,王文银开始进军半导体和高新材料等领域,“从制造向科技转变”;2015年又开始发力互联网和大数据,“从科技向互联网转变”。

“大数据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在王文银看来,“如果说铜业代表过去、高新科技产业代表现在,互联网大数据则代表着正威的未来”。

一个卖插头的,如今做起了互联网大数据。听起来相当魔幻。

正威集团的快速发展表面看来是得益于那几场“豪赌”,根本上靠的其实是不断学习、自我革新的企业文化。

“学习是生命中最美的一个词,学习力代表未来。”妻子刘结红曾说,长久以来对学习的看重,是他们能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年下来,不算报纸和杂志,王文银至少要看100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几十年下来,他积累了200多本读书笔记和工作笔记。

王文银从初中就开始读《道德经》。他认为《道德经》里的“众妙之门”是人、世界、宇宙间所有奥秘的总阀门,“作为一个企业家,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一定要跳出画外来看画,才能找到企业经营的众妙之门”。

他总是说:“一日不读书,没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除了自己读书、写读书笔记,王文银还把这条列入公司的管理制度,将读书笔记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读书笔记写得不合格,不仅会被罚款,还会在公告栏公布;优秀的会奖励一百元、一千元甚至一万元不等。

王文银试图将正威打造成学习型企业。他亲自主编了三本书:

《正威知道》讲基本知识、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正威智道》讲如何保持前进与后退之间的平衡;《正威禅道》则讲述如何打造企业的持久力、稳定力、学习力和战斗力。

王文银认为,一个人的学历和经历代表着过去,财力和权力代表着现在,而学习力和创造力将代表着你的未来。

企业也是如此。“学习力和创造力代表企业的未来,当企业停止学习的那一天,企业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

他总是说:“人生需要抓住几次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才能跳跃。”

企业家需要赌性,胆识,气魄。但商场从来都不是赌场,笑到最后的也从来不是赌徒。

王文银的心中“有一团火”,因而总是表现出近乎偏执的自信,以及孤注一掷的出手,才被误认为是疯狂的“赌徒”。

王文银爱好不多。除了红木家具和盆景,他平时最喜欢在餐前玩两局家乡的“八十分”(一种棋牌游戏),而且只玩不赌。

身边人不止一次揶揄他,“这牌不来钱,有什么劲啊!”

参考资料:

1、《王文银的千亿帝国》环球企业家

2、《世界铜王王文银:从流落街头到几千亿大生意》华商韬略

王文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