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人物

刘强东:时代用4000亿狠狠嘉奖了白手起家的他

2020-04-18来源:电商君原创作者:电商报栏目:人物

人生是一场只能向前的旅行,有时候,果断放弃就是努力向前!

相信大家也听说了:刘强东退出京东法人了。很多人都说,刘强东47岁就"淡出"自己打拼了一生的京东,难免有些壮志未酬;但刘强东真的“功成身退”了吗?未必!

目前,刘强东持有4000亿市值的京东集团15.4%的股权,是京东的第二大股东,投票权更是高达79%——也就是说,虽然刘强东已经卸任京东法人代表,但他对京东仍然有绝对的掌控权和话语权。

刘强东

放眼望去,这一代真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可能也就只有刘强东了!

从白手起家到执掌4000亿的京东帝国,刘强东成为电商大佬的经历,比很多企业家更加励志!

01 最苦闷的时期:名牌大学生失业了!

故事得从1996年开始。

这一年,因为管理不善,他的两名员工合计卷走了公司的钱,刘强东的首次创业——大学毕业后在学校外开饭馆折戟沉沙,为了先活下来,刘强东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内心,作为一名上班族进入日本来福公司工作。

这是他对社会做出的又一次让步。

此前,他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唯一目标是大学毕业后能从政,当省长,当县长,哪怕是当村长都可以。但是他很快发现,社会太复杂,很多事情自己一个人改变不了,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自己,所以大学毕业后刘强东很快选择了自主创业。

首次创业失败后,他通过求职在日本来福公司谋取到一份职位。

日本来福公司的全名是深圳归宝来福磁性健康用品有限公司,从这个欲盖弥彰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做传销。

但是,虽然做的是传销,因为做得早,来福还是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当时来福的高层配备有公司提供的手机和电脑,每次出差住的是五星级酒店,还有七八百元的补助;刘强东在来福担任过电脑管理、跑过业务、做过物流主管,一切顺利的话,他将来会是一个不错日资公司高管。

但是,所有的岁月静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风起云涌。

1996年底,国家开始出手大力打击企业的传销活动,来福的生意一落千丈。To be,or not to be?留下来,还是离开?刘强东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他的前方一片迷茫。

1997年下半年,刘强东终于痛下决心,辞去来福的工作,赋闲在家,成为一个“无业游民”。

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却混到失业在家,像他的老乡项羽一样,无颜见江东父老啊!这段时间对刘强东而言,可想而知有多么苦闷!

再找不到一条出路,祖国的大好青年刘强东就要像老美那些“跨掉的一代”那样,生生给荒废掉了。

这时候的刘强东,体现出了可怕的耐心。

1998年3月开始,刘强东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关村,他每天早出晚归,事无巨细的和中关村电子市场档口的老板聊天,了解市场行情、商品价格、进货渠道……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市场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市场

经过三个多月的细心观察,刘强东终于弄明白了一个此前一直困扰他的问题:为什么中关村里的一个小柜台可以摆出这多么货?

原来,中关村的大多数商家都没有批发多少货,当时还是数码产品稀缺的年代,一部大哥大卖到一万多的历史相隔并不遥远,普通的小商贩哪有本钱进那么多数码产品?但是,虾有虾道,蟹有蟹路,中关村有中关村的行道:有的商家每件货都只摆一件,有的只弄个空盒子摆在柜台上,给顾客的感觉是你想买什么就有什么。

如果有人真的看中了某个商品,店主就会先把顾客稳在店里,说货在附近的仓库,已经派人去取了——其实,商家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货,也没有什么存货的仓库。而是临时到最近的代理商那里调货,或者直接从有货的摊主那里压价买货后再回来赚个差价。

了解到这些内幕后,刘强东的心就像漆黑的屋里开了个天窗。他觉得,这样的操作,我也可以啊!

02 中关村是个锻炼人的地方!

1998年6月,在家都快呆了好几个月的刘强东选择再次创业,他花了2000元的月租在中关村电子市场租下了一个大约4平的柜台,也是整个市场里最便宜的柜台。

这个柜台在2楼的拐角处,根本就没什么客流,在整个市场的存在感非常低。

作为创业的第一步,刘强东把大学时就已经买了的,毕业后舍不得扔掉的那台宝贝电脑搬到了柜台上,解决了办公设备的问题;

接着,他找到一家卖刻录机的,花3000元买了一台刻录机和一堆光盘,解决了货源的问题;

开业前,刘强东用红布做了一个宣传横幅挂在一楼,楼下的顾客看到横幅后自然想到楼上看一眼,这时候,久候多时的刘强东就将顾客带到自己的柜台前,解决了不花广告为公司引流的问题。

京东在中关村的宣传横幅

中关村,果然是个锻炼人的地方!

按照这种“商业模式”,三天后,刘强东以近3000元的价格将柜台里唯一的一件货——一台松下某款的刻录机卖了出去,这笔交易让他获得450元的毛利。

后来,他卖货的速度提高到一天出一台刻录机,进货时也不再一台一台的进,而是一次进个十台八台的。

三个月下来,刘强东赚了5万块钱,算是月入过万了:辛苦是辛苦了一些,但是比给别人打工强多了。

生意稳定下来后,刘强东这才回过头来开始琢磨起公司的战略规划。

首先,但凡伟大的公司都有一个伟大的名字,第一步是给自己的柜台取个好名字。

刘强东将柜台正式命名为“京东多媒体”,“京”字代表的是他的初恋女友龚小京,“东”字代表的是刘强东自己,这个命名也说明,草莽出身的刘强东曾经也是个很浪漫的人。

京东早期业务

其次,做规模化运营。

刘强东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假回家时和父亲谈话,曾当面质问过父亲有朝一日能拥有一个船队的梦想,他觉得仅仅一个船队还是做不到规模化,利润上还是得不到保障;所以,多年后他在中关村的生意上道后,刘强东很快发展了20多个柜台,招收了40多名员工,京东多媒体”很快成为当时中关村的主要分销商。

第三,现代企业管理。

随着公司的做大,刘强东知道,自己在管理上必须更进一步,否则还是要重蹈当年开饭馆时的覆辙:从1999年起,刘强东在公司管理上开始引入ERP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他可以清楚掌握每一款商品的进货渠道、进货价格、零售价和销售情况,久而久之,京东在中关村的差异化竞争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大部分客户都抢着和京东做生意。

当然,虽然刘强东对自己的事业做出了种种规划,但是,还是有更大的不确定等待着他。

03 跟着趋势走,永远都是上坡路!

对刘强东和京东而言,最大的不确定来自于2003年的那场非典。

非典疫情发生后,京东的线下业务全面停顿,新品不出去,库存清不掉,刘强东好不容易做起来的12家连锁店全部关门。

当时还是BBS豪横的年代,无奈之下,刘强东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到网上各大论坛投放京东产品的小广告。

没想到,有一个科技论坛的版主看到京东的广告后,以版主的身份替京东的产品作了保证和推荐,眼看就要凉掉的京东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了。

这个带有戏剧性的转折对刘强东思想的触动很大,他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既然这样,京东未来的商业模式也只能搭建在互联网上!

随后,刘强东做出了此生最重要的决定:陆续关掉京东的线下实体门店,将公司业务搬到网上。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就不再重复了。

刘强东

如今,虽然刘强东开始“淡出”京东,但是4000亿市值的京东已经成为一座丰碑:时代嘉奖给白手起家的刘强东的丰碑!

更重要的是,从这座丰碑的表面,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首先,顺从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

刘强东一直觉得,自主创业比朝九晚六的上班生活更能发挥自己的个性,才一次一次选择了创业打拼,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其次,既然选择了创业,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创业过程从来不会一挫而就,创业者除了渴望欢呼和鲜花,更要忍着冷眼和嘲笑,做好欢迎困难随时来找的准备。

第三,创业不是一个劲的往前冲,还得随时停下来复盘。

比如说,开饭馆失败后,刘强东并没有把责任推卸到那两个不良员工身上,而是从自己的管理方面找原因,在随后的创业中通过总结经验,纠正公司发展的方向,一步步把京东带到互联网巨头公司的行列。

最后,当趋势出现时,跟着趋势走。

2003年的非典时期,很多人都在疫情过去后回到之前熟悉的工作模式,但刘强东却通过这场灾难发现电商蓬勃发展的趋势,从而果断抛弃线下业务,转型做电商,才有了今天这个4000亿市值的京东帝国。

是的,在这个变化发展的时代,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永远不要留恋过去的成绩,因为过去的成绩唯一的用处就是证明那不过是过眼云烟:跟着趋势走,永远都是上坡路!

刘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