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人物

撑起李嘉诚财富版图的神秘力量

2020-04-27来源:华商韬略原创作者:华商韬略栏目:人物

超人从未失去他的威力。

被冠以“地产天王”的李嘉诚,早已构筑起一张上天入地的高科技产业网路,这是他隐匿的财富版图,也是他庞大商业势力中的神秘花园。

李嘉诚

01 3G黎明前

2000年8月20日,香港的夜,闷热难耐。

房间里,李嘉诚来回踱着步,暗黄的灯光照在他汗珠细密的额头上,他已经这样走了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前,历时14天、172个回合的德国3G牌照竞投,包括李嘉诚在内的竞购团以巨资赢得了竞争。

但是,竞标成功没有让李嘉诚感到丝毫兴奋。他谢绝了同事们的祝贺邀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沉思良久后,他快步走到电话机旁,向远在德国的代理人发出一个惊人的指示:退出竞购团!

消息一出,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的股价迅速下跌3.8%。业内惊掉下巴,所有人都不明白,卖掉Orange赚了那么多钱,明明准备要大干一场,为什么突然退出了?

有人猜测,选择放弃德国3G牌照,是因为它实在太贵了。当然,它并没有贵到连李嘉诚都买不起。

当时,国际财经媒体纷纷质疑,认为这个决定,将让他彻底失去成为国际电信巨头的机会。美国《纽约时报》更是感叹发问:

超人李嘉诚失去了他的威力吗?

1989年,李嘉诚以84亿港元收购了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但业务发展不太理想。

一年后,公司结束该项业务。和黄将电讯业务重新包装,公司改名“Orange”,推出GSM移动电话服务。

1996年,Orange在英国成功上市,和黄从中套现41亿港元;3年后,李嘉诚出售Orange 4.2%的股权,再次套现50亿港元。

至此,李嘉诚在Orange的投资成本已归零。

但Orange的用户还在不断增长,迅速成了英国第三大电讯商,市值也水涨船高。当时,科技互联网泡沫涌动,但李嘉诚并不急于套现,而是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很快,德国“曼内斯曼”和英国的“沃达丰”开始了鹬蚌相争。

这两家公司市场份额接近,都想争夺欧洲第一的宝座。英国市场更是关键高地,Orange突然变得炙手可热。李嘉诚更放出风声:

谁可以收购Orange,谁就可以压倒对手。

1999年,杀红了眼的两家公司,开始竞购Orange,收购价持续飙高。结果,曼内斯曼以1130亿港币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了Orange,和黄则从中血赚了1180亿的净利。

但故事还没有完。

半年后的2000年2月,在家门口丢了Orange的沃达丰咽不下这口气,砸下1850亿美元,直接把曼内斯曼收购了。

这让李嘉诚手里的曼内斯曼股票,变成了几百亿真金。

短短几年,一笔交易,李嘉诚就把原本陷入困局、规模有限的业务,变成了利润高达1680亿港币的超级交易,也让所有人知道了超人的威力。

而和黄退出德国的谜底,也很快揭晓。

退出交易仅一个月,全球科技股就迎来泡沫大破灭,电信业股价大跌,对手花巨资买下的德国3G牌照大幅贬值。

主动退出的李嘉诚,却毫发无损。

有人预计,如果李嘉诚当初坚持竞购,那1680亿港币净利或将折损1/3。

02 从3G到5G

泡沫破裂后,遍地黄金,李嘉诚开始了新的进军。

2000年,和黄以44亿英镑的价格,在英国拍得5张3G牌照;又与日本NTT DoCoMo公司及荷兰电信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经营英国3G移动网络;斥资36亿英镑,为其英国的“3 UK”购买电信运营牌照。

一时间,和黄出尽2G,转投3G,先后斥资250亿美元,获得英国、芬兰、意大利、瑞典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G牌照。

但在那个人人手持诺基亚、玩着贪吃蛇的年代,3G太早、市场太小。和黄为了拿牌照,付出高昂代价,以至于3G业务在此后8年,持续亏损。

尽管亏损严重,但李嘉诚对3G充满信心:

3G技术不是赌博,其卖点是将手机的便利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手机和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两大带有革命意义的消费技术,而3G将其融为一体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在李嘉诚的坚持下,和黄3G战略不改,通过手机补贴和发展分销商等方式持续投入。

2005年,和黄投资的“3”(3G业务品牌),在英国、意大利的市占率分别为5%和8%。

接着,李嘉诚的和记电讯,又在亚洲、中东、非洲等9大市场区域为3G开疆拓土。

和记电讯

2011年3月,和黄双喜临门:3G业务终于录得盈利,并首次增加派息。这距离李嘉诚布局3G,已经过去了10年。

那一年,83岁的李嘉诚说,3G不再是负担了,未来我们可凭着内部增长,令3G业务继续盈利。

但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4G。

早在3G业务实现盈利的3年前,和黄的子公司,就拿下了瑞典发放的、为期15年的4G牌照。第二年,和黄就开始了4G LTE技术的推进。

也就是说,和黄3G业务尚未盈利,李嘉诚就开始布局4G了。

2011年,和黄就与中兴、华为签署合同,在瑞典、丹麦部署4G网络。

时代在飞速进步,李嘉诚从来不曾落后半步。

之后,李嘉诚持续扩张着通讯帝国的疆土。

从2014年开始,他先后收购爱尔兰电信、英国第二大运营商O2、意大利电信公司Wind Tre等,构建起贯穿整个欧洲的通讯王国。

如今,李嘉诚的通讯版图囊括了欧洲、澳洲、亚洲、中东和非洲,为1亿多客户提供通讯服务。

2019年,5G又落入李嘉诚的视野。

通过“3 UK”,华为得以在英国签下了20亿英镑的5G协议;半年后,又与意大利运营商“Fastweb”签订10年的协议……

叔本华说,人在四十岁之前过得很慢,过了四十岁,就过得很快了。

李嘉诚的一生却从未被年龄限制过。

1993年,李嘉诚已经65岁,依然猛烈进取,踏足风起云涌的高风险科技行业——电信业。决定做3G的那年,他已经年过七旬,此后走向5G又用了20年。

20年来,李嘉诚似乎比他过去的大半辈子更年轻,也更时髦。

03 科技全生态,从硅谷到以色列

王思聪说,见识过这么多美好的事物,仍旧躲不过雷蛇的魅力。

李嘉诚也没躲过雷蛇的魅力。2017年5月,89岁的李嘉诚,以5000多万美元下注游戏设备公司雷蛇,在业内激起水花。

几天后,他又兴致勃勃地坐在电脑前,全程观看了柯洁与AlphaGo围棋大战的最后一战,并与AlphaGo开发者——DeepMind公司两位创始人会面。

李嘉诚全程观看了柯洁与AlphaGo围棋大战

会面中,李请教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创办人解答时,他听得全神贯注,还一丝不苟地做笔记,听到精彩处,甚至会激动地站起身来。

DeepMind,正是李嘉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投资案例之一,最终被谷歌收购。

除了DeepMind,当时李嘉诚在人工智能领域至少还投资了5家拥有核心技术的新兴企业。

在这个即将改变世界的新领域,90岁的李嘉诚比90后还敏锐并富有兴趣。

21世纪之后,李嘉诚对3G-5G通讯科技的布局投入,堪称磅礴手段。

但他对更创新、更前瞻科技的广泛投资,却是在“维港投资”(HV)成立之后。在红颜知己兼合伙人周凯旋的执掌下,维港开始向创新领域全面进军。

早期投资中,维港就出手不凡:2005年的即时通讯软件Skype,2007年的社交网络Facebook,2009年的音乐平台Spotify和智能语音助手Siri,2012年的新闻软件Summly……

后来,Skype被eBay出价25亿美元收购;Spotify回报超过15倍;Siri被苹果收购;30万美元投的Summly,最后雅虎花了3000万美元拿下……

Facebook,更是李嘉诚回报率最高的科技投资之一。

2007年12月,李嘉诚仅用5分钟,就决定以1.2亿美元买下Facebook的0.8%股份。2012年,这笔股权就获得了至少5倍的回报。

此后,李嘉诚又追加投资,对Facebook累计投入了4.5亿美元。如今,Facebook的市值已突破5000亿美元。

这些赫赫战绩,令维港名声大噪。

2009年,维港开始重点关注以色列。投资项目从最初的3个,飙升至2016年的24个。

以色列

其中包括:移动应用的开发商Onavo、拼写检查工具Ginger、提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Shine Security、云平台Nipendo、提供高度准确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预测解决方案Meteo-Logic、全球领先的视频应用程序Magisto、图片搜索程序Cortica、帮助用户减少投资账户中的费用的FeeX、创造了100%生物可降解和可降解食物&饮料软包装解决方案的TIPA、渲染引擎Mishor等。

当然,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地图导航应用Waze。

2011年,Waze获得来自凯鹏华盈(KPCB)和维港的3000万美元投资。两年后,Waze被谷歌以13亿美元收入囊中。

这一年,以色列顶级工科大学Technion收到李嘉诚1.3亿美元的捐助,善款的大部分正来自于Waze收购案。

2015年,维港正式成为以色列最大的外部投资商,对其投资项目之多,甚至超过了硅谷。

对科技如此前瞻而又敏锐,维港更不可能错过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除了创造AlphaGo的DeepMind,维港还投资了“AI作曲家”Amper Music、“AI图形识别平台”Cortica、人类面部表情和情绪反应软件Affcctiva,以及带来翻倍回报的云视频会议公司Zoom等。

科技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改善,亦为李嘉诚所关注。像人造蛋、人造牛肉公司Modern Meadow、用大数据研究传染病传播的医疗分析公司Bluedot、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消费品的MarkOne等,都是维港的投资对象。

如今,氢燃料电池迎来了“新风口”。2017年,长江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落户南海。人们发现,背后大股东依然是李嘉诚。

目前,维港的投资范围涵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VR、3D打印、人造肉等众多领域。

同时,李嘉诚在科技领域每一次出手,都会成为热闻和产业风向标。

04 颠覆科技,天地人

能得到李嘉诚青睐的公司,必有其过人之处。

这些公司通常有三大特征:一是技术具有颠覆性;二是技术可量化生产,价格为大众接受;三要解决世界面临的迫切问题,像李嘉诚看好的LED灯、人造蛋、人造肉、新能源等,都有助解决世界日益严峻的能源、食品危机。

投资标的上,眼光独到;投资手法上,李嘉诚更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方面,高科技公司更新换代快速,“买货、出货”时机都很重要。

李嘉诚说,中国人讲究“未买先卖”。也就是说,一个买卖还没做,你就先考虑将来怎么卖出去,卖出个什么结果来,然后根据这个结果,来判断什么时候是适合的买入时机。

关于这点,维港选择投资的公司创立大多不超过3年,投资金额很少超过1000万美元,而且喜欢和其他机构共担风险。

据创投市调公司CB Insights调查显示,从2007年至2014年一季度,按数量,维港参与A轮融资的次数最多,达19宗;按投资额,B轮融资最高,共2.7亿美元。两者都属于早中期投资。

通常情况下,风险投资机构要好几个月尽职调查,才能做出投资决定。但由于进退有度,维港有时一周、甚至几天内,就能决定是否投资。

投facebook,赚5倍;投Spotify,赚15倍……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维港得以“低买高卖”,经历的正是公司最快速的成长期。

但进入太早也不行,如果从零开始就扶持,很可能遭遇“PPT创业者”。只有当一家创新科技公司的产品初具雏形,并显露出巨大潜力,亟需资金批量生产或技术突破时,给予注资,才能回报极佳。

像Nanoleaf、InteraXon等初创公司,在李嘉诚入股前都通过众筹获得了启动资金,并有了产品。选择这时候进场,将快速分享公司成长阶段的硕果。

选择退出也很重要。早期维港之所以偏好图像、视频、文字的创新技术,就是考虑到这些项目有被大公司收购的潜质。

Skype、Summly等,都在一年左右即被收购;DeepMind从维港投资到被谷歌收购,也不出3年。

地利方面,人们都在思考,维港为何钟情以色列?

李嘉诚对以色列的兴趣并非偶然,1997年,和黄就进入以色列通讯市场,并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人口不到1000万、国土面积不过2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为世界贡献了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坐拥60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中美,全球第三。

谷歌的Waze地图、苹果的3D人脸识别……人们耳熟能详的众多“黑科技”,均来自于以色列。在军事科技、电子通讯、信息软件、医疗器械、生物工程、农业、航空等领域,以色列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这样的创新国度,项目多、竞争少,价格便宜,投资大佬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人和,李嘉诚觉得前瞻性科技的诞生,都要归功于天才的年轻人。

维港投资的企业创始人中,神童级人物比比皆是。DeepMind的DemisHassabis,小时候就是国际象棋神童;Summly的D'Aloisio,成立公司时才15岁;InteraXon的ArielGarten,是文理皆通的全才;Nanoleaf的Tom Rodinger,更被誉为“乔布斯”式天才工程师。

李嘉诚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与这些颠覆性企业的创始人见面聊天儿,了解他们的未来理念和担负的使命。

与李嘉诚会面后,他们对其在科技领域怀抱的热忱无不印象深刻。

在人们眼中,李嘉诚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依然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的“年轻人”。

05 不老的心

2013年,南方周末的记者采访李嘉诚:你已经85岁了,怎么还投资高科技?

李嘉诚反问:85岁,就不能爱科技吗?我对新科技深感兴趣,令我的心境年轻化。

“18世纪工业革命由英国开始;21世纪则是科技革命,不少行业包括国防、农业、水利、能源、医疗、生命、电讯、互联网等,均有突破性发展,投资机会数之不尽,应接不暇。”

“我喜欢新科技,也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非常喜欢看书,追求最新的科技知识,留意与自己从事行业有关的新信息和发展转变。无论做什么生意,你一定要喜欢它和爱它,这样才有进步。”

巨大的财富,从未阻止李前进的脚步。直到今天,他仍坚持每天清晨6点起床,早上打完高尔夫球就要开始一天的工作。在70层的办公室里,他会阅读高科技产业趋势和动态的资讯及著作,坚持与创新创业前沿的年轻人沟通交流,并肩前进。

寻找标的的时候,李嘉诚和维港并不搜寻特定公司,而是注重识别能解决社会和行业问题的颠覆性技术,而且还要在中国具有发展空间。

以图片搜索为核心技术的Cortica,透过AI、大数据对影像进行精确匹配。其创办人Yehoshua Zeevi指出,未来拟进入中国市场,现已跟奇虎360合作,提供智能图片搜索,未来还要跟三家中国公司合作发展O2O。

遗传和育种技术公司Kaiima Bio-Agritech,则开发出高质量的蔬菜和作物品种。这家由维港扶持成长的以色列公司,如今已将其突破性、非转基因提高农作物产量的EPTM技术,带到了中国。

……

接受南周采访的那年,李嘉诚回到家乡汕头,砸了下1.3亿美金,推动汕头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大学合作,成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签约仪式上,李嘉诚致辞:

我一生经历和见证过不少,从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奇迹”。我深信很多能扭转乾坤,找到“革命性方案”的先决条件,往往萌芽在一片天马行空的想象中。

科技本身就是那支迷人的魔术棒,能产出成千上万种新选择、新想法与新对策,能为存在已久的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法,真正的魔法,潜藏在思考的创生力中!

从14岁经商至今,李嘉诚的大半个世纪,都在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后超越巅峰,实现自我后超越自我。

超人从未失去他的威力。

作者:安小曼

参考资料

1.李嘉诚三小时挽救和黄《中国计算机报》李志国2005.8

2.和黄3G谋取通讯大业《互联网周刊》明叔亮2003.6

3.李嘉诚4G开局折射LTE全球发展提速《通信信息报》余祖江2011.1

4.李嘉诚:孤独是他的能量《南方周末》陈新焱2013.11

5.被低估了的李嘉诚?《秦朔朋友圈》2019.4

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