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物人物

富士康老板叫什么名字 郭台铭个人资料简介

2022-03-12来源:作者:比特学院栏目:人物

说起富士康来,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工厂都不陌生,在中国人的眼里,富士康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组装工。

前几年,在中国和富士康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大概有这几个词语“压力太大”“自杀”“年轻人”,在富士康里,有许许多多辍学不读的年轻人入场做工,似乎在他们的眼里,富士康就是他们辍学之后最好的去路,毕竟和富士康相连的还有收入颇高的收入.

那些年里,“多劳多得”似乎就是富士康的关键词,“大不了就进场子里面”也成了迷茫年轻人们的一致说辞。那么是谁将富士康开到了中国的各大城市,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本期子牙童趣商将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富士康背后的男人:郭台铭,让我们去看看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1950年,在中国台湾的板桥市,出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做郭台铭。或许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当初生下来瘦瘦小小的男孩,在日后会成为一个能够挥动风云的商界人士。

起初,郭台铭只是台湾复兴航运公司里面一个小小的业务员,见的世面多了,郭台铭心里面也逐渐萌发了创立的心思。

随着时间的历练,这个祖籍中国山西的男人逐渐显露出了自己身上的经商天赋,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他大胆的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工厂。

1973年,在他工作两年之后,郭台铭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和好友一起建立了一个塑料工厂,在那个时代里,黑白电视机算是一件时髦的商品,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后,郭台铭专心致志的生产与黑白电视机配套的选台按钮,也算是小赚了一笔。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1977年,郭台铭将在塑料厂里赚到的所有钱又投入到了对市场的调研里,后续又完善了工厂的设施,建立起了电镀部门和一个全新的冲压厂,秉持着“数量多,价格低”的经营策略。

郭台铭很快就将自己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台湾省,占领了台湾市场大部分的销售份额。

1988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郭台铭与自己的友人一起来到中国大陆进行业务考察,一踏上中国深圳的土地。

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郭台铭立即决定了日后的发展重心要在大陆,他对身边的助理豪情壮志地说道“我的未来将从这里开始”。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当时,中国大陆经济十分落后,急需资金、技术和专业人士的注入,祖籍来自中国山西,又已经在台湾省取得不小成绩的郭台铭与深圳政府一拍即合,开始了他在中国大陆的创业之路,由此,富士康的故事也向我们拉开了帷幕。

刚刚建立富士康的时候,郭台铭仅仅是单纯地将富士康当作了一个生产再加工的简单工厂,但是随着国门的开放,外商对于中国市场加大了商品输入,这个现象让郭台铭敏锐的嗅到了商机。

当时中国大陆通讯设备的技术较为落后,但中国人对于通讯设施的需求数量却十分惊人。研发一款手机投资太大了,但如果利用自己再中国大陆上的富士康工商,用中国人做中国人需要的产品呢?

经过自己在商界多年的人脉关系,郭台铭与当时的苹果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在一次又一次地商讨谈判后,郭台铭最终与苹果方面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从此,借由苹果手机的生产加工和中国市场的庞大人口基数,郭台铭带领着富士康一路突飞猛进,在给中国大陆创造了无数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得到了飞速扩张的成就。

如今,富士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加工企业,事实上,富士康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变成了一个分布在深圳、杭州、郑州、太原、廊坊等国内几十个城市,员工超过了一百万人的超大型企业。

并且借由苹果这条生产线,富士康现在与全球著名的电子品牌签上了合同,形成了设施完备、生产链完备、加工过程完备的超大型加工工厂。

而苹果作为富士康的第一批生产商品,自然也就成了富士康的“VIP用户”,根据数据显示,这几年来苹果90%以上的产品都是从富士康里生产出来的,其中包括了大火的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富士康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富士康给当时经济落后的大陆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技术,带来了经验丰富的管理型人才。

最重要的,作为大型的加工公司,富士康在那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里吸收了中国许许多多靠打工为生的年轻人,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岗位,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那些年,我们常常能看到关于富士康各种各样的新闻,但无论看到什么样的新闻,都无法遮住富士康这些年来给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给中国做出不少功劳的企业,富士康的董事长却说出了非常不恰当的言论,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的心。

在一次对郭台铭的专题采访中,郭台铭曾这样说到“我选择在中国大陆建富士康,其实就是给中国人赏一口饭吃”。此话一出,引起了全中国的注意。是谁给郭台铭的底气,让他能说出这样的话?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伴随着网友对此事的关注,郭台铭之前的一些不恰当言论也被扒了出来,对于郭台铭来说,这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或许在这个手握超大型工厂的商人眼里,有些问题实在是不值一提。

平心而论,富士康的成长固然离不开苹果对其的帮扶和支持,但难道我们中国就没有帮助过富士康的发展吗?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富士康刚刚在中国大陆上建立起来的时候,很不受当时中国人的喜爱,老百姓们当时对于富士康持有的都是一种观望的态度。

当时,随着经济发展的浪潮一起涌入的工厂和企业都太多了,大家为什么要去相信一个连名头都没有听说过的新工厂呢?

招不到工人,园区里面的设备就开不了工。园区的场地费,设备费用,和对接企业约定的交货时间……迫于无奈之下,富士康只能向深圳政府求助。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面对富士康的求助,深圳政府也没有推卸责任,在全面的走访过富士康园区,了解过富士康企业里面的员工制度后,深圳政府为富士康提供了所能提供的一切帮助。

有了政府方面的支持,富士康很快就摆脱了招工时面临的困境,招到了一大批员工,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

这几年来,郭台铭一些“雷人”的言论着实给富士康败坏了好感度,让一些原本想进入富士康工作的员工有了些许犹豫,再加上近年来中国大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展,加大了工厂行业的竞争压力。

近几年,富士康在中国的“路人缘”已经大不如从前了。那么作为大型加工工厂,富士康又是怎么被其他的企业超越了的呢?事实上,富士康在中国的衰败,和郭台铭实在是脱不开关系。

 

富士康背后的男人

 

大家都知道,苹果是富士康的大主顾,这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设施成本和土地成本都是一大笔开销,为了寻求到利润更大的经济利益,苹果在早几年就计划将代工厂的大本营搬离到印度,富士康自然也不例外。

在一次采访会上,郭台铭也向外界透露了自己想把富士康大本营搬离到印度的想法。经营重心的转移,再加上激烈的竞争,富士康也就慢慢地淡出了中国人的关注圈。

中国古语有云“时也,命也”或许就是对郭台铭和富士康最真实的写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