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经济新经济

剩余价值规律

2024-12-02 23:12:04来源:原创作者:栏目:新经济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反映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增殖的内在机制。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动力,以下是对剩余价值规律的具体介绍。

一、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剩余价值规律的核心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增加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这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工人所需的工资水平所对应的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这是工人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所花费的时间。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改进生产技术等手段,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通过这些方式,资本家能够在不增加工人工资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利润水平,进一步推动资本的积累和增殖。

剩余价值规律

二、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的所有活动,包括投资、生产和经营,都是围绕获取剩余价值展开的。这体现了资本的本性,即在不断的价值增殖运动中维持、发展和扩大自身。

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在生产环节,资本家根据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生产规模和方式;在分配环节,剩余价值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资本家获取利润,工人获得工资;在交换环节,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格受到剩余价值的影响;在消费环节,资本家的消费和积累也取决于剩余价值的获取情况。

推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对剩余价值的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导致再生产比例的失衡,产品实现的困难,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可能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三、剩余价值规律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剩余价值规律加剧了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但生产资料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这种矛盾导致了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使得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四、剩余价值规律在实际经济现象中的体现

贫富分化加剧: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断积累财富,而工人只能获得维持基本生活和劳动力再生产的工资,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资本家为追求剩余价值,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而工人的消费能力相对不足,无法消化过剩的产品,从而引发经济危机。这是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直接结果。

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即增加不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可变资本的比重。这一过程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核心规律,反映了资本家通过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它不仅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各个环节的运作,还加剧了资本主义内在的基本矛盾,导致了贫富分化和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理解这一规律,有助于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及其面临的挑战。